BESA THURSDAY 比薩攝食日(十七)細胞培養疫苗-流感病毒的守門員
- 台大生技創業學生會
- 2020年10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撰文/張若芯
編輯/陳新
圖/張若芯
人類歷史上,傳染病的流行不斷地重複上演,今年初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許多專家擔心天氣逐漸轉涼之際,疫情將會捲土重來,假若新冠疫情與流行性感冒同時爆發,相較於年初情況只會更加嚴峻,這也促使今年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相較往年提高許多。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至D型,其中的A型及B型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包括A型的H1N1及 H3N2兩種亞型與B型流感病毒的B/Victoria及B/Yamagata兩種系。感染流感後引起的症狀主要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感染者伴隨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併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為了預防感染流感,許多人會選擇疫苗施打,我國使用之疫苗是依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建議之病毒株組成,我國使用之四價疫苗包含四種不活化病毒,即二種A型、二種B型,皆為不活化疫苗。

細胞培養疫苗
今年東洋製藥首次以細胞培養疫苗,所謂的細胞培養疫苗,是指疫苗是在無菌環境下生產的,有不易遭受污染,以及避免病毒在培養過程中產生突變等優點,以下即為其疫苗製作方法:
第一步:挑選優良細胞 研究人員首先要挑選出適宜且符合安全標準的細胞株,來源通常是哺乳動物細胞,其與傳統疫苗相比,能夠減少病毒的突變機會,讓疫苗具有更精準的防護力,因為傳統疫苗製造採用雞胚胎蛋培養,利用病毒株於雞胚胎蛋的尿囊中繁殖,使得製作出來的疫苗較易產生變異性。
第二步:篩選合適病毒
接下來,必須篩選出可有效刺激免疫反應的病毒株,而且此病毒株所表現的抗原必須和當前流行的流感病毒相同。流感病毒一般會表現兩種抗原,分別為HA以及NA,研究人員利用基因重組方法,把這兩種抗原的基因和其他病毒蛋白基因進行組合,製作出疫苗病毒株。
第三步:大量製造疫苗病毒株
有了適合製作疫苗的病毒與細胞株後,就可以用病毒來感染細胞株,再把這些細胞放入大型生物反應槽中,利用擁有特殊專利的懸浮細胞培養技術並搭配符合規範的培養液來製造大量的病毒。
第四步:完成疫苗
最後,研究人員從大型生物反應器中收集病毒,並經過純化,不活化或減毒等後續處理,變成供民眾施打的疫苗。
細胞培養疫苗除了安全且適用於各族群之外,還能夠有效培養各類病毒,是科學家致力於發展此技術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細胞培養疫苗的品質在嚴格控管與良好保存之下,能充足供應,不必擔心原物料匱乏,產量可穩定產出。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對細胞培養疫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呢!別忘了起身去施打流感疫苗,建立身體保護力! (當然平常吃好睡好穿暖,運動動起來也很重要啦)
參考資料:
1、Lee, Y. H., Jang, Y. H., & Seong, B. L. (2017). Cell-cultured, live attenuated, X-31ca- based H5N1 pre-pandemic influenza vaccine. Virology, 504, 73-78.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3、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4770
Comments